|
女老师家属发贴内容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说起形式主义,很多人都是深恶痛绝,但不幸的是,形式主义已经渗透到了各个领域,就连被称为“最后一块净土”的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如今,形式主义不仅渗透到了教育领域,更是在学校大行其道,甚至严重干扰到了日常教学工作,老师、学生和家长都是苦不堪言。
31日上午,河南网友吕女士发帖称自己的妹妹“是河南省实验小学(建兴路小学)三四班班主任,周天(10月22日)好好去上班,周五早上接到民警电话已停止了呼吸,所留遗书直指校方!但校方领导拒不认责,甚至拒绝家属进入校园,查看监控。”
女老师遗书
相信在大多数人的认知里面,教师应该是一个有固定节假日、每年有寒暑假、工作轻松,时间相对自由,没有职场内卷,属于理想的工作之一,尤其是对于女生而言,更是想方设法的想要考上教师编制,但是教师这个职业真的有想象中那么简单吗?似乎并不是!
近年来,教育界出现了多起教师因为工作压力过大而导致的自杀事件,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不仅是因为教师们必须全身心投入工作,高强度的工作和高期望的压力也让他们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心理负担,而且更因为教育改革和教育评价机制的变化,使他们面临更大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健康问题。
老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导致悲剧发生的一个方面,可另一方面的问题也许更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女老师在遗书中称,任职学校工作太忙,像进了“牢笼”“喘不过气来”“真的让人崩溃每天”“每天提着最后一口气在工作”“领导让我写新闻稿”。根据家属提供的遗书显示,女老师不仅要承担教学的本职工作,还要应对上级检查,拟写检查材料等相关行政工作。
我作为教师的家属,也许更加深有体会。我爱人在最基层的农村小村任教,担任小学四年级的班主任,因为学校所在的村庄是贫困村,从而导致络绎不绝的检查与督导,特别是在乡村扶贫期间,作为村中唯一一个不管从硬件还是软件上都可以拿得出手的工作亮点,引起了村领导、乡领导、校领导、区领导的特别重视。
在最忙的时候是一月一检查,半月一督导,一周一检讨,我爱人不是在备课写教案,而是天天忙于工作总结,组织学生办活动,拍照片、做美篇等等。从早上6:30离家,到晚上7:30到家,学校美术老师教数学,体育老师教语文,因为没人愿意在最基层的农村小学待,一个老师顶三个老师的工作量。
昨天学校领导给我爱人安排的学习工作更让我大开眼界,根据区教育局的安排,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结对帮扶,由城市学校选派相应的老师“传帮带”农村学校老师,以此提高农村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水平和班级管理能力。我爱人提前与相应的老师联系好,早晨7点准时离家,经过一天的学习,晚上回家后是满脸的疲倦和不解。
原来区教体局美其名曰的“传帮带”,就是让农村老师跟在城市老师的屁股后面跑一天,“察其言、观其行”,做好学习记录,学习好城市老师的教学经验、班级管理经验,事后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心得体会。
我是想笑又笑不出来,可悲可笑!血淋淋的教训给我们一个又一个的警醒,可挡不住领导为了头上的乌纱帽,搞不完的作秀。
希望女老师的家属节哀顺变,警方还公众、老师家属一个真相!
#记录我的2023#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