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结束,分数揭晓了,考生们又到了该报志愿的日子。
以往,清华北大一直是那些超级学霸们的追求目标,但今年似乎清华有些“冷门”,连在招生会上也显得非常冷清,无人过问。
一年以来清华确实有太多的行为令人不悦,这才出现了不少这样的言论:
“清华大学这个名字是由美国人给起的,涵义是清除中华之意。中国是一个主权国家,不应再沿用由美国起的名字,更不应该用中国的资源来培养美国的人才!”
其实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并不会真的相信这些说辞,至多就是一笑了。甚至当事的清华大学也不会觉得这些话值得驳斥。但就是在这种氛围之下,这样的言论悄悄流行了起来!
其实抛开近来的争议,大家对于清华大学,还是非常认可的。举一个例子,哪怕不允许再炒作高考状元的消息,但如果家里真有人考上了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还是会铺天盖地地宣传。学校里面出了清北,各个高中也会在第一时间宣传出去,告诉大家自己学校也出了清华北大的天之骄子。
那又是什么原因让清华大学陷入了“冷门”,进入了舆论的漩涡呢?那么我们就先从“清华大学”的名字说起!
“清华”的“清”字真的来自清朝吗?
在国内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一直被认为是顶尖的学府,都是同等优秀的学校,不分上下。但清华却因为各种原因再次进入舆论漩涡。其实,清华大学必然有很多不足之处,但有些媒体用名字带清华的节奏,抹黑清华就真得没有必要。尤其是将这种误解上升到要求改名的程度,就更不必了!
当然,会出现这种事情,也是网络变得越来越让人看不懂的表现之一。但我们也应该承认,自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任何招黑都是有原因的!
刚刚说清华在高考的招生会上没有人关注,一些人可能会认为是清华要求过高,人们知道自己的能力所以不去了解,即使了解也没有意义。但实际上,除了这个原因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清华的一些行为确实让人感到不悦。这才产生了一连串影响,甚至影响到了“清华”这个名字。
不过,冤有头债有主,对于“清华”二字还是需要澄清一下。清华大学其名跟清朝的国号并没有直接关系,更没有“清除中华”之意。清华大学这个名称也不是由外国人创立。清华大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后创立新学堂的时期。该学堂的创办旨在推动出国留学的发展。这个名称实际上是根据原来的校址“清华园”来命名的。最初,它被称为清华学堂,后来改名为清华学校,并在国民政府时期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从那时起,我们熟知的就是现如今的清华大学。
而这个清华园本来是叫“熙春园”,是圆明园的一部分,也是清朝咸丰皇帝的旧居。而这个熙春园园志里就有那句大家耳熟能详的:“水木清华,为一时之繁囿胜地。”后来咸丰即位后将“熙春园”改名为“清华园”,也就是清华大学“清华”二字的由来。
后来咸丰十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清华园的西半部分(又名近春园)幸免于难。在同治皇帝即位后,打算重建圆明园,但由于经费不足缺乏石材木料,便拆除了残留的近春园打算用于其他园区的修缮。但这时候适逢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修缮圆明园的计划被搁浅,而躲过了英法联军的近春园却被拆成了一片废墟。也让后来清华大学的出现有了基本条件!
人们将"清华"故意解读为"清除中华"的原因实际上源于多种事件,其中可能包括今年某位清华大学教授的不当言论,清华对外国留学生的补贴政策,应该也包括清华美院中的"眯眯眼"事件。尤其眯眯眼事件,确实令人感到非常痛心。
我们都知道,"眯眯眼"实际上是一种外国人对我们的歧视行为,然而,清华美院却将其视为"正统"并予以推崇,这令人感到非常失望。此外,关于很多由清华培养的人才都选择去了美国并没有回国的传闻也给清华带来了很大负面影响。换句话说,很多人都觉得清华每年耗费巨资,却是为美国在培养精英,这样的情况让人无法接受。当然,要明确的是,去美国是学生们个人的选择,并不能直接与清华大学联系起来。而且真有那么多清华学子出国后真的不回国了吗?
清华学子出国后不再回国?
其实谈到清华,不得不提他的建校经历。因为清华大学建校确实与美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在《辛丑条约》不平等的框架下,清朝和美国进行了关于庚子赔款不足的谈判。而清华大学就是作为这次谈判的成果出现的。当时双方共同成立了一个名为“游美学务处”的组织,该组织下设“游美肄业馆”,旨在为计划前往美国留学的学生提供培训。类似于“中国十诫”,该学校的目标是通过传授先进的知识和思想,改变中国。
其建校资金来自于被美国退回的庚子赔款,但对于有人称,清华大学最初叫做清华留美预备学校,尚未找到可靠的证据证实这一说法。但这样的言论不断扩大化,特别在高考招生期间再次被提及,确实对清华大学和清华毕业生造成了一定污名化的影响。
此外,网络上还有一些不利于清华的流言。如跨国企业经常挖角清华高材生回国,来打击中国企业。清华大学建校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早已不再是过去的“留美学校”却仍然保留了“留美”传统。这些网络上的流言带来了不小的争议和质疑。
特别是最近不少人带节奏,认为现在的清华学子在出国后不再回国的情况较多,认为清华是在为其他国家培养人才。特别是在硅谷,有超过两万名清华毕业生。他们认为出国留学不回国就是在为其他国家培养人才,而其他国家的优秀学生来中国发展则将占据有限的资源。有人认为最好的解决方法是关起门自给自足。
甚至有人开始对比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声称选择报考这两所学校是为了培养人才为其他国家服务,而选择报考国防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则是出于对国家的报国之志,为国家和民族做出贡献。与此同时,也有人提议将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地位降为二本院校,并将优秀的学生和资源都分配给国防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
但实际上,我们从清华大学公布的学生毕业后去向看,这种情况并不显著。更何况,清华在内的诸多大学,每年除了会向海外输送一部分人才外,也会引入大量国际人才。在国际化的今天,一定规模的人才流动其实是正常的。如果美国硅谷连一个清华大学毕业生都没有,那不是更可悲吗?
为了建设我们自己的祖国
最近的高考宣讲会中,清华北大很少有人自发去咨询,这一事实被用作证据来表明清华北大不再受“欢迎”。这种情况让人感到意外,不过也确实说明,一年以来,清华的负面新闻是多了点。
首先是清华大学的一位教授发表了这么一句引人侧目的言论:“爱国不是通过教育来培养的,大学生并不需要接受爱国教育!”这样的观点出自清华教授之口,实在令人震惊。即使小学生都能理解爱国教育的重要性,但清华教授居然认为没有必要。
其后,在各个学校不再特殊优待留学生的情况下,清华却突然宣布增加留学生补贴。可谓是“冒天下之大不韪”。
清华大学似乎出了太多招黑的问题!但实际上,出问题也不仅仅是清华大学。比如,复旦大学也因为恢复圣诞活动而一度被推上风口浪尖。
其实网友们做的对吗?我觉得对!那清华复旦有错吗?我觉得至少不至于被黑的一文不值!确实清华没有让大家满意,但实际上大家也可以更包容一点!
据说,华为鸿蒙班曾经拒绝过清华毕业生的招聘,任正非在当时以反问的方式回应:“如果清华的人逃跑了,你愿意负责吗?”
但这个或许有的故事,也许并不能证明什么。
何况清华大学也对许多网络上流传的“清华学生外逃”言论进行了辟谣,证明了“80%清华生都出国了”是谣言。清华大学晒出额过去几年“出国深造”毕业生比例,已经不超过10%。就算再追溯几年,比例最高时也没有超过20%。
虽然,这样的辟谣还是让不少人并不信服。确实,就像刚才提到的,毕竟硅谷拥有“两万余名来自清华大学的学生”!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努力读书,并不是为了去外国赚钱,而是为了建设我们自己的祖国。清华大学到底是怎样的,或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秤。
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清华大学在中国深深扎根,培养了具备爱国奉献精神和追求卓越品质的优秀传统,形成了红色传统与专业特长并重、全面发展的教学特色。清华大学致力于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培养出许多具备卓越能力的杰出人才。这是一代代清华人拼搏奋斗、不断攀登高峰、争创一流的成果。清华人铭记着“作为一所国家级大学,必须承担起相应的国家使命;作为一所时代的大学,必须具备与时俱进的特点。”
什么才是该去的学校?
网上流传这样一种观点:
如果一所大学消耗大量经费却没有取得任何成果,我们也不会选择这所大学。每所大学都拥有研发经费,但有些大学虽然拿到了高额的研发经费,却没有为祖国的核心产业做出贡献。对于这样的大学,我们宁愿选择其他。
举例来说,有一所国内顶尖大学拥有高达410亿的研发基金,但却没有做出什么核心贡献,甚至还邀请了“上天失败”的日本来“合作开展”火箭发动机核心技术。可以说这种情况下,他们连上天都做不到,邀请对方发展什么技术呢?这简直就是不经思考地“送上”核心技术。相比之下,观察“国防七子”,虽然他们拿到的研发经费不多,但是我国许多重要且核心的技术都是由这些院校所提供的。这才是我们应该去的学校。
暗指的自然就是清华大学,但实际上,这确实是否定了清华在科研领域的突出贡献!根据数据显示,清华大学在过去的十年中,在国家科技奖方面取得的成就是非常显著的。其获得的国家科技奖总数位居全国高校首位,一等奖数量上也名列前茅。
在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实验、RNA剪接分子机制揭示、空间网络通信以及固有安全的先进核能技术等方面,清华大学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结语
清华大学作为中国一流学府之一,确实在科研水平、教育理念和学生素质等方面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学校在科研领域取得了不少令人瞩目的成就,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其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协作能力和领导力,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国家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同时,清华大学也在国际上赢得了声誉,与许多国际一流大学建立了广泛的合作与交流。学校在国际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这不仅对学校本身来说是一种荣誉,也为中国高等教育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我们应该充分尊重清华大学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和无私奉献。这些成就是学校师生们长期努力和付出的结果,值得我们的敬佩和肯定。同时,我们也应该理解学校的发展方向和所做出的努力。作为一所高水平的综合性大学,清华大学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压力,需要在保持学科优势的同时不断适应社会的需求,并紧跟时代的发展。
虽然清华做错了不少事情,但实际上对他的攻击完全可以不这么犀利!
理性对待清华大学,不要对其抱有偏见和误解或许是最合适的做法。我们应该尊重清华大学的成就和贡献,并给予它更多的支持和鼓励。清华大学的毕业生群体是多样化的,国内也好,国外也罢,其实都是一个人的正常选择。
他们有着各种各样的人生轨迹。我们应该给予他们公正和客观的评价,至少没必要让清华大学背负上不实的污名!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