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主题
查看: 66436|回复: 0

产品扩容服务加码 个人养老金深入增值服务生态建设

[复制链接]

13

主题

142

回帖

317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317
发表于 2023-10-21 09:37: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报记者 秦玉芳 广州报道
10月以来,各家银行纷纷加大对个人养老金业务布局,开户客户缴存购买产品、非试点城市开户预约等营销力度持续增强。
与此同时,银行等金融机构在个人养老金产品增值服务“加持”趋势凸显,部分试点金融机构开始推出配置康养服务的个人养老金产品。不少投资者认为,搭配医疗康养等增值服务的产品越来越多,在配置过程中,这类产品在同类产品中的优势也更加明显。
业内人士指出,个人养老金制度建设刚刚起步,产品体系、服务生态及居民投资意识都需要进一步提升。随着业务的持续发展,同质化竞争日渐加剧,通过个性化、多元化的养老配套增值服务的权益赋能,提升业务竞争力将是大势所趋。这也驱使金融机构在加快产品扩容,提供更有适配性产品的同时,越来越重视多元化养老服务权益体系的建设。
加快多元化增值服务体系搭建
近期,中国银行、兴业银行、浙商银行、江苏银行等多家银行相继开展个人养老金预约开户的限时优惠促销活动。
招联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部分银行推出非试点地区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预约开放的营销活动,从某种程度上意味着个人养老金试点地区即将扩大。
在董希淼看来,目前有23家银行可开办个人养老金业务,包括6家国有大型银行、12家股份制银行、5家城商行,下一步有望增加更多的中小银行。“第二轮试点是将全部放开还是在部分地区进行试点仍有待观察,个人认为,选定部分地区为第二轮试点地区的可能性较大。”他说。
与此同时,试点机构也在加快个人养老金可投资产品体系的扩容步伐,越来越多配置养老服务权益的产品涌现。
年初以来,多家银行加大对养老服务生态体系的建设布局。中信银行对“幸福+”服务体系全面升级,搭建了覆盖金融服务和医疗、传承、福利等非金融服务的专属权益体系。平安银行在2023年半年报中也指出,上半年该行依托集团综合金融平台及生态优势,搭建了包括“健康、养老、传承”在内的一站式“平安新银保幸福家”客户权益体系。工银安盛人寿近期推出“盛华年”的养老保险产品配套增值服务,能为被保险人及其直系亲属提供以家庭医生、照护服务为核心的27项康养服务。
对于试点金融机构越来越重视个人养老金业务的各类服务权益体系建设的原因,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认为,一方面是因为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养老需求不断增长,养老金产品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增加养老康养服务等权益配置可以提高产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养老生活的品质和多元化需求也在增加,养老金产品增加养老康养服务等权益配置可以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
广州的邓先生也告诉记者,年初银行个人养老金开户业务一上线,他就开通了个人养老金账户。“目前能投资的产品不是很多,储蓄产品是选择比较多的。从个人需求出发,不仅是未来退休后保障资金的需求,还有当前的家庭医疗、子女教育、父母的康养体检服务等,很多方面的服务如果能增加到产品的权益上来,对投资者来说当然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指出,个人养老金业务试点落地近一年,随着试点银行的增多,竞争也日益激烈,各银行纷纷加大营销推广力度,抢夺市场份额。试点银行也越来越注重提供全方位的养老服务,包括健康咨询、医疗保障等,以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杜阳表示,目前个人养老金制度处于发展初期,仍以产品销售为主,未来需要搭配更加多元化的增值服务,以提升投资者体验。
兴业研究公司金融监管高级研究员陈昊认为,从带有养老属性的金融产品来看,在此之前保险公司的年金险等产品通过附加养老康养等服务,在增强自身产品养老属性的同时,还提升了对于客户的吸引力。银行和理财公司的个人养老金产品参照保险产品设置了相应的特性,也将有利于增强其自身的养老属性,同时提升客户的吸引力。
在强化对产品服务的多元化权益服务生态体系建设的同时,金融机构对丰富产品货架的布局也在持续加码。
从产品供给来看,年初以来,个人养老金产品供给体系正在逐步完善。据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披露的信息,截至10月18日,市场共有680只个人养老金产品,其中,储蓄类产品465只、基金类产品162只、保险类产品69只、理财类产品19只。
产品体系建设仍是重中之重
不论加快产品创设,还是强化多元权益服务增持,随着个人养老金业务布局的推进,产品体系建设依然是当前金融机构实现业务发展的重中之重。
在董希淼看来,个人养老金业务试点落地近一年,缴费人数和人均缴费金额较低,出现“叫好不叫座”的现象,产品匮乏以及投资者意愿很低是当前突出问题。
董希淼指出,目前个人养老金金融产品已经有存款、基金、保险、理财等四大类,但总体而言,每个大类下面的具体产品相对还是偏少,具体到某一家银行,投资者能够选择的产品更是少之又少。
杜阳表示,现阶段个人养老金产品仍以养老储蓄为主,产品体系有待进一步深化。
朱克力进一步指出,当前市场的个人养老金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产品种类和服务,但在满足投资者需求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比如,产品种类还不够丰富,一些机构的服务质量和效率难以完全满足投资者需求等问题。
在产品设计方面,金融机构也面临多方面挑战。朱克力指出,当前,金融机构在个人养老金可投资产品的设计布局上依然面临如何平衡产品的稳健性和收益性、确保资金的安全和长期回报等难题。“此外,养老金产品性质特殊,如何加强风险管理,防范各类风险对养老金产品的影响,对金融机构的产品布局来说也是一大挑战。”
杜阳还指出,当前个人养老金业务整体投资风格偏保守,资产保值增值功能有待进一步体现。并且,产品供给存在同质化问题,需要充分体现差异性,以增强市场竞争力。
从投资者角度看,朱克力认为,在个人养老金账户开立和产品的配置选择方面,投资者首先关注的是资金的安全性和产品的稳健性,以确保个人养老金的长期保值增值;其次是产品的长期收益能力,希望能通过投资获得较好的养老保障;最后是更多样化的产品选择和个性化的服务,以满足不同的养老需求。
对此,杜阳认为,银行等试点机构在个人养老金业务的产品设计上,要确保养老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以满足参与者的养老需求,尤其重点考虑包括资金安全、风险控制、投资回报和资金流动性等因素。同时,银行等金融机构应研发多样化的个人养老金产品,推出更加灵活的养老金产品,允许个人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的投资模式和期限等,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还要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和监测机制,及时应对市场波动和风险事件,保护养老资金的安全性,并进行充分的信息披露,确保参与者能够全面了解产品的特性、费用、风险等,并做出适合自身需求的投资决策。”
在配置策略上,杜阳强调,可适当提升个人养老金产品的风险容忍度,满足居民在养老资产保值增值方面更加多元化的需求。
陈昊也认为,从所能提供的产品丰富性来看,能够全面地优选全市场收益和风险匹配、表现优异的各类产品,才能满足不同客户在不同时期的不同投资偏好,进而做到“一站式”全流程,做好个人养老金服务,提升客户的黏性。
董希淼还指出,根据当前个人养老金制度的要求,客户通过个人养老金账户进行投资,可以享受税收递延和优惠政策,但目前优惠的力度并不大,年度投资额12000元的上限,对一部分群体而言没有吸引力。
“金融机构要进一步完善个人养老金制度安排的金融配套服务,构建一站式养老综合服务体系,在推广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同时,开展养老宣讲、助老公益等行动,为客户提供更优质、更贴心、更有温度的服务。”杜阳如是表述。
陈昊也强调,当前个人养老金制度还有多项值得改善的空间,打通第二支柱与第三支柱,允许第二支柱(企业年金、职业年金)资金在符合一定条件时转入第三支柱,不仅能激活居民对于第三支柱的投资热情,同时也能更好地促进居民自主进行养老储备。
“对于养老金的智能投顾或默认投资选择制度亦可以有试行的空间。从境外的经验来看,智能投顾可以运用数字化手段服务长尾客户的投资顾问需求。而默认投资选择制度则可以将居民存入第三支柱的资金自动存入事先设置好的投资组合和选择,从而便利居民投资,提升居民的投资效率,避免每次选择投资组合。”陈昊指出。
(编辑:曹驰 校对:颜京宁)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

电话

喵酱客服:13124888978

下单

微信小程序

抖音小程序

关注

抖音号1

抖音号2

APP

顶部

精拍沪牌
公司沪牌
车务代办
拍牌知识
喵酱同城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