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项学龄期儿童的调查表明,高达10%~20%的儿童曾有过生长痛,且女孩患病率略高于男孩。生长痛作为常见的儿童肌肉骨骼慢性、阵发性疼痛症状,特点包括:
①多发生于傍晚或夜间;
②最常见部位是双侧下肢;
③发病年龄通常在3~12岁;
④较年长的儿童可能会将疼痛感描述为绞痛、虫爬感,或表现为不安腿,患儿会因疼痛而醒来;
⑤疼痛至少一月1次,且至少持续3个月;
⑥疼痛呈间歇性,中间有至少持续数日的无症状期;
⑦疼痛与关节无特异相关性;
⑧白天活动量增多可能加剧疼痛;
⑨一般可以维持正常生活,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也正常。
理论上,生长痛并不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家族遗传史、痛阈降低、足部姿势、骨强度降低、维生素D缺乏症、疲劳、活动过度等均可能与其有关。目前认为生长痛的本质是肌肉骨骼疼痛,机体剧烈运动时,肌肉会产生大量乳酸,乳酸堆积会使血液pH值降低,导致神经肌肉节点处兴奋传导受阻,形成肌肉酸痛和运动疲劳。
来源:生命时报
编辑:祎清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