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主题
查看: 17509|回复: 0

“悲秋”是真的!医生提醒

[复制链接]

15

主题

126

回帖

295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295
发表于 2023-10-16 13:44: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立秋以来,许多医院精神科的就诊人数明显增多,较前增加了20%左右。
医生提醒,秋季是抑郁症等“情绪病”的高发时段,公众要注意识别不良情绪,警惕“悲秋综合征”发生。
“大夫,这段时间我睡眠特别差,白天没精神,心情也不好。”三十多岁的王女士顶着“缺觉”的黑眼圈,来到精神科诊室寻求帮助。王女士从事财务工作,临近年底汇总任务重,近来她入睡困难、清晨早醒,睡眠质量很差,令她十分苦恼。除了睡眠问题以外,王女士的情绪日益消沉,尤其是一到天色阴沉的时候,就不自觉地流泪,“感觉生活无趣、工作无意义,一切都没啥意思。”经诊断,王女士已出现了轻度的抑郁和焦虑症状。
“过去,深秋是精神科最繁忙的时段,近两年峰期有所提前,立秋后接诊人数就开始‘抬头’了。”北京回龙观医院精神科副主任医师陈红梅说,秋季是抑郁症等“情绪病”的高发季节,因而此时情绪问题引发的一系列健康问题又有“悲秋综合征”的说法。究其诱因,包括:秋冬交替,万物凋零、气温变化大 ,人们容易产生伤感情绪;临近年底,许多人工作压力大,容易产生不良情绪等。
陈红梅提醒,“情绪病”高发时段,公众要提高自身对抑郁等不良情绪的识别能力。“光照与褪黑素等激素分泌息息相关,入秋后光照减少,导致人体激素分泌、睡眠节律出现变化。”抑郁症或抑郁情绪早期最明显的特点是出现失眠或嗜睡等睡眠问题。睡眠问题侧面反映了情绪的波动,也可能导致精神消沉、思维迟钝、倦怠乏力等身体症状。此外,频繁出现烦躁情绪,“看什么都不顺眼、不顺心,喜欢挑毛病”,也可能是“情绪病”的前奏。
萧瑟秋日
该怎么保持稳定的情绪呢?
专家建议,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在天气晴好的时候,出去多走走。既接受光照、调节激素分泌,又能欣赏美景、转移情志。”适量增加运动量也能平静情绪、缓解压力。
面对巨大的生活、工作压力时,可以为自己列下清单,将待办事项分轻重缓急排序处理。“状态实在不好时要允许自己停下来,以免把‘弦’绷断了。”
要学会“借力”,向亲人、朋友倾诉、寻求帮助,必要时到专业医疗机构就诊。此外,已经确诊精神心理疾病的患者,秋冬季节尤其不要擅自调药、停药,要遵医嘱治疗。
网友评论:
@悠悠没爱了 :确诊了……我说最近怎么多愁善感的!以为自己抑郁症了
@爱1山的213:就是都变成了林妹妹
@反应动力学 :啊我以为这叫秋招综合征
@vivirevida :反而不会,在南方的我,感觉天气凉快了心情舒畅了
@zrllll1980 :天凉了,同时也要注意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我是李欢喜LHX :在微博确诊为悲秋综合征
@Dr-Ericks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综自央视网、北京青年报
来源: 南京广播电视台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

电话

喵酱客服:13124888978

下单

微信小程序

抖音小程序

关注

抖音号1

抖音号2

APP

顶部

精拍沪牌
公司沪牌
车务代办
拍牌知识
喵酱同城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