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碧桂园今年给大家的惊吓可不小,尤其是很多在建项目的房东。
这两天,碧桂园突然发布公告再暴雷,它会成为第二个恒大吗?逃出生天的概率有多大?
10月10日,碧桂园再次爆出一颗大雷。
当天碧桂园发布公告,公司将积极推进境外债务管理措施,制定整体解决方案。截至公告日,碧桂园尚未支付某债务项下本金金额为4.7亿港币的到期款项。旗下9笔境内公司债券本金共计约147亿元的展期方案已获得相关债券持有人的必要同意。
这份公告的意思,就是碧桂园的境内和境外债务一起暴雷了,而且这次不像上次是美元债付息,而是本金到期未付,加起来大约150多亿人民币,这个金额相对于它的体量来讲并不大,恰恰说明这个雷比较危险,周转不灵了。
前不久,我们看到有人说碧桂园的债务不比恒大少多少,也高达1.4万亿,这么多钱这么多年哪里去了?
有人仔细查找了相关数据,碧桂园土地储备大约2亿平方米,截至2023年6月30日,碧桂园已签约或已摘牌的中国内地项目总数为3103个。
所以很明显,大量负债的钱,都去买土地和建项目去了。所以有专家总结说,巨大的土地储备量和未来市场需求严重错位,才是碧桂园的致命弱点。
说白了,这些钱大部分为各地政府和城市建设做贡献了,这一点很重要。另外我们之所以把它当做优等生来看待,不仅因为对三道红线的遵守,更重要的是碧桂园的经营中,乱来的成分比恒大少很多。
那么,今天的碧桂园会成为第二个恒大吗?逃出生天的概率有多大?
今天的中国房地产,碧桂园这样的开发商的生存环境,比2019年时候的恒大还要艰难一些,最重要的是行业已经逆转,房子卖不出去了,以往开发商引以为傲的高周转,这下转不动了,这才是最要命的事情。
前面我们提到的那份公告,同时公布了今年1-9月碧桂园的销售数据。
今年1月至9月,碧桂园的权益销售金额约1549.8亿元,同比下降43.9%,较2021年同比下降65.4%。其中9月单月实现权益销售金额约61.7亿元,连续第六个月环比下降,同比下降80.7%,较2021年下降86.5%。
这些数据看起来很不好,有多危险呢?
注意啊,房地产行业的金九银十,碧桂园九月份却只卖了61.7亿元!这是个很低的警戒线了!高峰时期恐怕是这个的10倍都不止。
前不久很多人说碧桂园撒泼打滚,想争取到比较好的支持条件,对不起你们可能真的想错了,碧桂园真的遇到困难了。
问题就很严重了,如果房子继续这样下去卖不出去,碧桂园能逃出生天吗?
所以,如今的房地产行业,除了从需求端着手,恐怕还要从土地储备上入手。碧桂园背负的2亿平方米的土地储备,就是它最沉重的负担。
我们就房地产整个行业来讲,过高的土地储备不仅是沉重的负担,而且也不合时宜了,特别是原来很多城市规划的偏远郊区的城市发展,现在恐怕都要放慢了,城市不向外扩展了,跑那么远的地方建那么多房子做什么?
我们再联想到最近国家在着手化解地方债,那么能不能有个一揽子方案,把房地产开发商过高的土地储备也一起化掉呢?
房地产行业经过了几年的调整,已经净化掉很多东西了,现在是该爱护和维持好这个行业的时候了,房地产健康稳定发展也一直是我们的重要目标。
所以,我们相信,方案已经在路上了,所以碧桂园肯定是有机会的。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