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医保门诊共济保障制度改革,各地调整医保个人账户划入标准,相比之前,划入金额减少,而减少的金额进去统筹基金用于普通门诊共济保障,而广东省也调整了医保个人账户划入标准,在职与退休人员医保个人账户划入金额减少,每月减少多少?有300元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一、退休人员医保个人账户划入标准
根据广东省发布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实施方案,调整医保账户划入标准。
改革后,在职人员按照个人缴费基数的2%划入,单位缴纳部分不再划入个人账户。
改革后,退休人员个人账户由统筹基金按定额划入,按照上一年度各地退休人员月平均养老金的2.8%为标准划入。
二、退休人员医保个人账户划入减少金额
改革前,广州市退休人员医保个人账户划入标准为上年度本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4.1%。
改革后,医保个人账户划入比例减少了1.3个百分点,缴费基数由社会平均工资调整为人均养老金。
根据官方公布数据,2022年广东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124916元,平均到每月10410元,粗略计算,按照改革前,广州退休人员医保个人账户返款10410*4.1%=427元
改革后,2023年,广州退休人员个人账户每月应划入金额为169.08元(扣除长护险金额8.66元,实际划入160.42元)。比改革前减少了250多元。
广东省改革前后,广大退休人员医保划入金额一致,不与个人养老金水平相挂钩,不管是改革前后,养老金较低的退休人员都受益。
医保制度改革,引起广大退休老人热议,但其实医保改革最受益的还是退休人员,虽然调整医保个人账户划入标准,划入个人账户中的金额减少,但建立了职工普通门诊共济保障制度,普通门诊也可以报销,而且在报销待遇上向退休人员倾斜,报销比例高于在职人员5%。而随着当地医保基金承受能力不断增强,普通门诊起付标准、统筹基金支付比例及封顶线将进行动态调整。
如广州,以前普通门诊报销,每月最高支付限额300元,并且无法滚存累计,而新医保政策下,将每月最高支付限额调整为每年最高支付限额。而2023年,广州省在职人员普通门诊年度最高支付限额7200元, 退休人员10100元;而在基层医疗就医,退休人员统筹基金支付比例由80%提高至85%。
同时,也为了解决退休人员去医院的各种不便,将定点零售药店也纳入统筹管理范围。6月国家医保局公布了2023年医保目录,在对药品价值进行科学评估的基础上,通过谈判将341个新药以适宜的价格纳入目录,扩大了医保报销药品种类,保证医保用药需求。
广东省实施医保制度改革,调整了医保个人账户划入标准,退休人员每月减少划入的金额达不到300元。对于退休人员来说,虽然个人账户划入金额减少,但门诊待遇得到提高,门诊报销金额远高于个人账户减少金额,统筹基金支付比例上也向退休人员倾斜,让更多的退休人员享受到门诊共济保障的福利。
#夏日生活打卡季#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