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安全说起来并不是什么高深的学问,然而,许多人对此依然是一无所知,他们只知道疫情发生后各种封控、各种健康码、行程码管控、学校停课乃至封城等措施带来的直观影响。
但是,生物安全正是国际间安全情报部门斗争最激烈的领域之一,其隐蔽性、专业性和激烈程度丝毫不亚于军事领域的情报战,再者说,很多时候,生物安全就是一种新型的军事安全,因为不排除有的国家研制高致病性、高传染性、通过呼吸系统实现人传人的各种病毒,当成攻击他国的新型武器。
严防境外敌对势力危害我生物安全,已经成为国家安全机关的一项重要使命。10月30日,国家安全部官微发文关注生物安全领域的反特斗争。
这篇不长的文章所谈的却是一个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非常重要的话题。文章首先谈到了“基因武器”问题。
在人类DNA中,99.7%至99.9%都是相同的,而不同点占比很小,但就是这占比很小的不同点却是各个种族的独有特征,比如,中国人(或者广义的东亚族群)就具有区别于欧美族群的基因,如果中国人独有的基因特点被别有用心的个人或组织利用,就可以据此研制出专门杀伤中国人的基因武器,从而有选择地攻击具有特定种族基因的目标。
国安部的文章说,与传统的生物武器和化学武器相比,基因武器具有更强的隐蔽性、欺骗性、易扩散性和长远危害性,且难以预防、难以隔离,而且成本低廉,一旦被用于战争,造成的后果将是毁灭性的。
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对中国人基因数据的窃取有可能通过收买有关实验室的科研人员的方式轻松搞到中国人的基因数据,有的实验室研究机构在与欧美同行合作过程中,在接受美国相关机构的资助的过程中,是否向美国提供过中国人的基因数据,令人关注。
而新冠病毒的来源至今仍是个谜。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国家安全机关已经投入到维护生物安全的战斗中。我国各生物实验室采集的国人基因数据库,势必成为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垂涎欲滴的目标,也应该成为国安机关工作的一大重点。
对此,最近热播的国安题材谍战剧《特工任务》就是关于生物安全领域反间谍的生动演绎,剧中开头就是境外间谍组织指挥已成为间谍的某研究机构研究员盗取我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某生物制剂样本和实验数据,该生物制剂能够对付某种致命病毒。
据国安部披露,在国家安全机关侦破的一起生物安全案件中,境外所谓的非政府组织(NGO)在我境内招募所谓的“志愿者”来搜集我国的物种资源,我国特有的物种资源一旦被敌对势力利用,将会传导至经济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等多个领域,造成不可逆的损失。
国安机关查明,那家所谓的NGO并不是真正的什么非营利性非政府组织,而是有着外国政府背景,并且所采集到的相关数据也被源源不断地传输到境外,对我国生物安全、生态安全造成潜在危害。
生物安全案件由于案发过程相当隐蔽,一旦被发现可能已经造成数据外泄。生物安全领域反间谍,还有不少篱笆要扎牢。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