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00点是最长情的陪伴
但在3000点跌破的瞬间
不少投资者心里还是五味杂陈
今天开盘后,上证指数延续了此前的疲弱走势,开盘即失守3000点整数关口,随后震荡走低,截止收盘,沪指跌0.74%,收报2983.06点,失守3000点大关;深证成指跌0.88%,收报9570.36点;创业板指跌0.88%,收报1896.95点。市场成交额达到7317亿元,北向资金今日净卖出16.46亿元。
行业板块涨少跌多,风电设备、能源金属、光伏设备、电池等新能源赛道涨幅居前,通信设备、通信服务、半导体、互联网服务、游戏、软件开发、计算机设备等TMT赛道跌幅居前。
对于市场的加速下行,市场人士分析称主要是四方面因素所致:
一是资金面,北向资金的大幅流出;
二是大量权重股都出现了调整;
三是情绪面,市场信心受到一定程度打击;
四是海外市场的不确定性,全球资产之锚——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昨晚达到5%左右水平,这意味着全球股市的估值将受到极大压制。
对于后市,机构观点普遍谨慎乐观。
方正证券近日研报指出,A股市场“市场底”特征出现,或许由于大市值蓝筹股的补跌拖累,大盘还会走势反复,大盘是否跌破3000点已不重要。从历史规律看,大盘最后一跌,就是蓝筹股下跌拖累的虚跌,虚跌指数的同时,结构性牛市行情就已兴起,与其临渊慕鱼,不如挖掘新投资机会,关注近日率先企稳逆势走强的行业与个股。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表示,三季度GDP增长超过市场预期,财政、货币、产业政策协调运行共同承托增长。他分析,前三季度经济持续恢复向好,多数指标均已处于触底反弹态势,为A股市场提供了支撑与上行动能。
3000点为什么如此重要?
自2007年首次升破3000点,十来年间,上证指数涨到过6124点的历史高点,历经2015年的5178点;也在2009年跌到过1664点。时过境迁,大盘再次在3000点附近拉响“保卫战”,不同人的心里拥有不同的感受。
从技术层面来看,3000点是一个重要的整数关口,技术支撑位,对投资者心理影响较大。
近些年,每当大盘触及3000点附近时,国家总会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比如降低交易成本、增加市场流动性、鼓励长期投资等,3000点的政策信号意义也是显而易见的。在一些投资者看来,3000点在中国资本市场就像是一道“牛熊分界线”,股市在这之上运行还是在3000点以下运行,其含义是截然不同的。
3000点保卫战屡次打响
纵观A股市场历史,上证指数在历经2007年大牛市后,在2008年首次打响“3000点保卫战”,2009年一波犀利的反弹过后,2010年-2013年期间,3000点成为了资本市场难以逾越的“天花板”。
直到2014年-2015年的大牛市,3000点成为了新一轮资本市场狂欢的起点,上证指数在2015年最高上冲至5178点的高点,一度有望挑战2007年6124点的历史高点。2018年,股票质押+债务危机又把大盘的点位压到3000点以下。
2022年大概是3000点争夺最为激烈的一个年份,俄乌冲突、负油价等重大事件反复冲击着投资者的心理防线,3000点也在这一年反复被跌破又一次次有惊无险地修复。
不少老股民说,“我们对3000点这个点位太熟悉了,从我们的角度出发,其实这个点位破不破不会太重要,不破不立。但从一个长期在股市摸爬滚打的老股民角度出发,我们真心希望中国股市能够往前走一点,争一争气,不要老在3000点附近来回折腾。”
编辑:陈雯
责任编辑:严萍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