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hr>1973年10月6日,在“赎罪日”里被饿得眼冒金星的以色列官兵在西奈半岛的阵地里昏昏欲睡。
突然之间,他们被雨点一般的炮弹淹没了。
50年后的2023年10月7日,在巴以边境的营房里,还是被饿得眼冒金星的以色列官兵正在睡觉,结果被哈马斯敢死队“秃噜”在被窝里。
很快,穿着裤衩背心被俘的以色列少将、穿着睡衣睡裤被抓了一屋子的以色列女兵、穿着裤衩和防弹衣被打死的以色列士兵的照片满网飞舞。
截止到今天,以色列在哈马斯的突袭下,伤亡已经超过3000人,创下第四次中东战争以来的历史之最。
很快,地中海沿岸的这块弹丸之地就聚焦了全世界的目光。世人都说:第六次中东战争已经箭在弦上。
对此,包括美国、欧盟、日本、埃及、沙特、伊朗等24方势力纷纷闻风而动。
那么,这次巴以冲突到底是为何而起?又将走向何方?
已经采取行动的各方到底有着怎样的各自目的?有着怎样的博弈?
我国对此又是持何态度呢?
都是哈马斯的错?
关注这次巴以冲突,一定不要被带节奏。
前几天网上疯传的“以色列死亡女兵被半裸游街”的消息、视频和图片已经被证明是假的。
在此之前,很多人都对哈马斯惨无人道的暴行予以口诛笔伐。但事实证明,车上的“以色列女兵”是个犹太裔德国女子,根本不是女兵。她是在参加一个沙滩音乐节的时候受的伤。在视频和照片中,哈马斯成员正在把她紧急送往医院。这女子现在活得好好的。
再深挖一下就会发现那个以色列方面举办的音乐节地点是在巴勒斯坦领土上,而且,这女子在社交媒体上曾经发布过“弄死巴勒斯坦人”的帖子。
好了,是不是很反转?
以色列在挨揍之后,立刻开动了宣传机器,把自己再次塑造成一个苦大仇深的“小可怜”。以色列驻华大使馆甚至要求我国谴责哈马斯,而且还说有一个华裔犹太混血女孩被哈马斯抓了人质。
其实呢?
这女孩可能是有华裔血统,但她却是以色列国防军的一员。
再把时间轴往回推仅仅几个月,就能了解到以色列到底对巴勒斯坦人民干了什么。
今年4月5日,巴勒斯坦老百姓和以色列警方在耶路撒冷老城的阿克萨清真寺爆发了冲突,局势已经开始紧张,注意,巴勒斯坦这边是民,以色列那边是兵。孰强孰弱,一目了然。
从6月开始,以军开始对巴勒斯坦人民的聚居区开始了报复行动,并创下多个“历史首次”。
6月19日,以军使用攻击直升机空袭约旦河西岸,这是近20年来的“首次”。这里是法塔赫的控制区。而法塔赫在阿拉法特和拉宾于1993年签署了“和平协议”之后,就没再找以色列的麻烦。
以军这次空袭使巴勒斯坦方面6人死亡、90多人受伤。
6月21日,以军出动无人机,又是在约旦河西岸“定点清除”了3名据说是“恐怖分子”的巴勒斯坦人。这是自2005年以来的“首次”。
外界认为以军此举明显是要将事态升级。
7月3日,以军在杰宁地区发动突袭,结果是巴勒斯坦人12死,数百伤,以军1死。这是近20年来,以军采取的最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7月5日,作为对哈马斯发射火箭攻击的报复,以军空袭哈马斯控制的加沙。
这一切对抗行动的起因就是以色列要在巴勒斯坦人民的地界儿强行建立犹太人定居点。
由此,持续几个月的冲突让巴勒斯坦人民一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且,以色列右派当道,态度始终蛮横。所以,冲突没有任何缓和的迹象。
截止到哈马斯在10月7日发动突袭前,巴勒斯坦这边已经死了190人,伤了上千。以色列这边死了26人,伤的不太多。
哈马斯和真主党一共向以色列发射了80多枚火箭,以色列则用空军和炮兵报复,几方在叙利亚、黎巴嫩、以色列三国交界地区打得是有来有回。
按说,在局势一直升级的情况下,以色列应该提高战备级别才对,可为什么以军官兵在被窝里让哈马斯“秃噜”了好几十人呢?
谋,阳谋?
哈马斯的这次突袭让以色列损失惨重,全世界都在问一个问题:摩萨德在哪里?
这摩萨德可是号称世界顶级的情报机关,缔造过一个又一个传奇。但这次,新一代特工让前辈们蒙羞了,居然对哈马斯如此大的动静一点反应都没有。
埃及一位官员透露埃及的情报机构在冲突爆发前已经提前警告以色列方面哈马斯将有大动作。
以色列对此一概否认。
但是,沙特可是公开警告以色列别“玩脱”了,以色列好像也没当回事。这沙特可是哈马斯的大金主。
而且,在哈马斯发动突袭前,以色列军队基本处于不设防的状态,就算在过节,也不至于如此松松垮垮。
另外,以军把加沙封锁得跟铁通一样,哈马斯是从哪弄过来制造5000多发火箭弹的原材料?
这一切是不是很可疑?
事实上,哈马斯的这次行动都能让内塔尼亚胡笑出“猪音儿”了。
为啥呢?
因为美国一直逼着以色列搞“民主”,搞得总理和政府的权力受到了极大制约。所以,内塔尼亚胡就整出来一个司法改革,要削弱法院的权力。结果,国内的反对派一拥而上,美国也暗地里施压,这事儿就不了了之。
所以,内塔尼亚胡的处境很尴尬。
这回,哈马斯发动了“灭国之战”,拜登立刻表态“美以关系坚如磐石”,各反对派也积极团结在内塔尼亚胡的身边。于是,内塔尼亚胡顺利解套,而且还多了一个大举进兵哈马斯控制加沙的机会。
“谁受益最大,谁嫌疑最大”。
折腾了这一通之后,好像只有内塔尼亚胡受益了。
目前,以色列30万大军已经集结待命,准备对加沙发动猛攻。以军已经公开宣布:对加沙的军事行动将不受任何交战规则限制。这是啥意思?
这意思就是以军可以肆无忌惮地在加沙地带展开无差别的杀戮。说白了,就是“屠城合法化”。
那么,以色列为何敢这么干呢?就不怕遭报应吗?
以色列还真不怕。
为何?
看看各方表态就知道了。
以色列最先拿准的就是美国。
为了控制中东,美国必须确保以色列不能有失,就像半死的俄罗斯不能失去叙利亚一样。否则,阿拉伯世界将很有可能重新团结,并在中东掌控主动权。那么,美国的“石油美元”体系就要崩溃。
所以,以色列刚挨打,拜登立刻就表态美国将无条件地支持以色列。听听,无条件!
这两天,美国已经向地中海极为罕见地派出双航母编队,第一架运载防空导弹的运输机已经在以色列降落。布林肯也访问了以色列和约旦。资金援助大概率很快也要到位。
这一切都表明,以色列对美国是尽在掌控。
同时,法、德等欧盟国家快速跟进,表示支持以色列,谴责哈马斯。日本、印度也跟着起哄,和美国站在了同一阵营。别人都好说,印度来了这么一手,莫迪日后在中东是别想看见好脸色了。
可以说,西方阵营一边倒地开始支持以色列,而且都没提“和平解决”的事儿,也就是默认以色列发动对加沙的进攻。
这就是内塔尼亚胡最大的底气所在。以色列本身的武力值就很高,已经把阿拉伯国家打出了心理阴影,再加上西方世界的支持,他笃定阿拉伯国家对以色列的行动将无可奈何。
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吗?
一个弹丸小国真的可以玩转全世界吗?
人在作,天在看
以色列在近几十年只出了一位政治家,那就是拉宾。老头子明白杀戮绝对不是获得和平的手段。所以,虽然他过去号称“战神”,曾经担任过以军的总参谋长。但他仍然义无反顾地走上了和巴勒斯坦的和解之路。
在“奥斯陆协议”签订后,以军开始陆续撤离占领的巴勒斯坦城镇。
可以说,拉宾是高瞻远瞩。当时,以色列的实力如日中天,是以色列与阿拉伯世界和解的最佳时机,可以得到整个阿拉伯世界的谅解和赞许。
如果以色列真如他的设计走下去,可能就不会有今天这种问题的出现。但是,诡异的一幕出现了。
本来,以军撤离是好事,但哈马斯却跳出来搞事,以军只要撤离一个城镇,哈马斯的人肉炸弹必会制造爆炸案,明显就没想过好日子。这让拉宾在国内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但他仍然坚定地为子孙后代推进“土地换和平”的宏图伟业。结果,1995年,老头子遇刺身亡。从此之后,以色列右派上台,对“和谈”的立场越来越强硬。好不容易开启的“和平之门”徐徐关闭。
在阿拉法特死后,哈马斯就和法塔赫爆发了冲突,使本就羸弱的巴勒斯坦居然又分裂成两大势力。
如今,是哈马斯突袭以色列,但想当初,以色列可是哈马斯的大金主,其目的就是要分裂“巴解组织”。
看看,以色列的小心眼儿是不是很多?
但这次冲突爆发后,阿拉伯世界的反应却出乎以色列和西方的预料。
美国要求沙特谴责哈马斯。
结果,沙特宣布支持巴勒斯坦人民。在此之前,沙特还顶住美国的压力,和俄罗斯一块进行石油减产,来维持石油的高价位。
沙特是伊斯兰世界里逊尼派的老大,哈马斯也属于逊尼派。所以,沙特的表态可以说是代表了90%阿拉伯国家的态度。
那剩下的10%呢?
剩下的差不多都是什叶派,老大是伊朗。
所以,伊朗的态度就不用说了。这两天,伊朗支持的黎巴嫩真主党已经通知联合国人员撤离黎以边境,眼看就要有大动作上演。
埃及呢,作为曾经的阿拉伯世界盟主,也表态支持巴勒斯坦,并愿意出面斡旋。
这一次,阿拉伯世界罕见地出现了一次空前团结的局面。当然,沙特和伊朗于今年3月在北京的和解功不可没。
正因如此,以色列如果要对加沙地带展开血腥进攻,就要好好考虑一下未来的处境。
在阿拉伯世界越来越团结的大势下,其越疯狂,那处境就会越来越糟糕。一个被孤立的以色列难道还能在中东兴风作浪?美国现在在中东的影响力已经每况愈下,未来是不是有实力继续保住以色列都不好说。
巴以之间的矛盾貌似是一个死结,但未必没有解决之道。
我国已经打破沉默,对这次冲突发表了意见,那就是不要对平民动手,有事坐下来好好谈。
别小看我国的表态。过去,我国对沙伊之间的矛盾也是如此指点的,至于成果,大家都看到了。
所以,中东的未来局势,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比心]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