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还记得去年引起网上热议“拍黄瓜”事件嘛?
据报道,安徽合肥多个餐馆因卖凉拌黄瓜被罚款5000元,事件引起关注。对此,合肥市市场监管局餐饮服务安全监管处回应,餐饮服务提供者在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的时候需要申请经营项目,若制售凉菜需要有冷食类食品制售许可.
继举报“拍黄瓜”事件之后,这对湖南株洲的晏姓父子又卷土重来,举报花店售卖“人民币花束”违法。
近日,湖南株洲一对晏姓父子在花店购买了9999元“人民币花束”,隔天投诉至中国人民银行要求处罚花店负责人。据了解,该父子在全国涉及投诉400余起,这正是网络上举报饭店“拍黄瓜”事件的“职业打假人”。
银行方面表示,投诉人曾到 中国人民银行株洲市中心支行进行咨询,人民币花束是否违法?得到肯定答复后,表示将去取证。目前,花店已按要求下架相关产品。当地政府部门表示,保护市场主体与规范并行,对涉事花店落实首违免罚。
一方面网友对株洲当地对花店老板“首违免罚”的柔性执法高度认可,另一方面对这对父子疑似“职业打假”的行为却引发网友质疑。
网友对晏姓父子的举报行为持不同观点,一些人认为他们是职业打假人,以牟利为目的;然而,律师表示职业打假人行为应受到严格规制,如以举报为由进行敲诈勒索可能涉及刑事犯罪。
一方面,积极举报售卖不合格产品和揭露商家违规行为,有助于维护市场秩序和保护消费者权益。这种行为可以被视为对社会的净化,通过曝光和起诉等方式,迫使商家规范经营行为,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另一方面,如果职业打假人以牟利为目的,通过频繁举报抬高价格、敲诈企业或索要财物,这与敲诈勒索没有分别。会扰乱正常社会秩序,严重的甚至构成违法行为。这种情况下,其行为应受到法律制约和严格监管。
株洲的晏姓父子作为“职业打假人”,其行为动机涉及正义感和经济利益。
一方面他们的举报行为对于净化市场环境、保护消费者权益有一定积极影响。另一方面,职业打假人行为也可能带来商家经营成本增加,并且滥用权利可能导致社会秩序扰乱。
因此,政府需要加强对职业打假人的监管,明确行为边界,以维护公平正义的社会秩序。同时,鼓励消费者主动维权,减少对职业打假人的依赖,推动市场自律与规范发展。
“职业打假人”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有正面影响,但需受到合理规制。政府应通过法律完善、激励诚信、加强监管和提升消费者保护等措施来引导这类行为走向正义和公正的方向。
#职业打假人,知假买假牟利,该不该被支持##你是否支持职业打假人##职业打假人##曾举报拍黄瓜的父子再举报人民币花束##用独特视角分析社会热点事件##社会热点##头条创作挑战赛##我要上头条#
对于这种“没事找事”,唯恐天下不乱的“职业打假人”,应该支持还是反对?大家怎么看?
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来看我]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