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生作为弱势群体,需要家长、学校和社会共同保护,而近些年来,“家校共育”的理念更是深入人心,家长和学校合作共赢是对学生成长最有利的局面。
按理来说,家长也是比较愿意配合学校的活动的,虽然现在家长的工作压力比较大,但是学校安排的任务还是要认真对待,所以多数家长对学校的“命令”都是言听计从的。
可是这种配合却让“家校共育”逐渐跑偏,学校仿佛手握人质一般要求家长做这做那,打扫卫生、扫雪、批改作业、校内活动等等都成了家长的任务,近几年来更是出现了“护学岗”,丝毫不顾及家长的难处,闹得家长怨声载道,不满情绪越发浓重。
郑州某小学“护学岗”惹众怒,当地回应被批无理,家长:可太难了
此前四川乐山某小学的“护学岗”就让家长和学校闹得不可开交,本以为这种现象会得到改善,但没想到反而愈演愈烈,越来越多的学校设置了“护学岗”,还从自愿变成了强制。
有网友就在人民网的留言板上留言,吐槽河南郑州绿源实验小学强制家长去学校轮流站岗,而且据家长所说不仅强制还不能缺岗,这就有些强人所难了。
要知道学生上下学时间基本和上下班时间重叠了,安排的站岗时间就和家长的上班时间发生冲突,就为了值班站岗还得请假,家长属实难以接受。
而这件事也在网上引起了不小的关注,对此当地相关人员表示,学生上下学的安全是所有家长都应该关注的事情,学校安排护学岗执勤也是为了学生好,一学期能占用的时间并不多,如果家长都不想付出,只想要享受便利的话,对那些付出的家长有些不公平。
另外还表示不仅这所学校有护学岗,其他的学校也是有这样的规定的,如果觉得不合适可以私下调整,让家人参与进来或者是请短时间假期也是可以的,总有办法解决。
这番回应直接将锅甩给了家长,言外之意就是学校是好意,是家长不想付出,要真的想付出总有办法解决,话里话外的傲慢都要溢出屏幕了。
看完这样的回复家长更是压不住火了,合着就拿家长当免费劳动力呗?学校从自愿变成强制,到最后还成了家长的不是,这上哪说理去!
对此教育局方面表示,让家长执勤护学岗应该是学校方面自己组织的,并非教育局下发的要求。不过家长觉得既然各区都这么做,不就是教育部门默许的吗?总之家长真是有苦难说。
“家校共育”的理念是对的,但为何会怨声载道,根源在于定位不清
“家校共育”的理论是非常有道理的,就像护学岗也确实有存在的必要性,但是现在家长对学校的抱怨声四起,越来越看不上学校的安排,这里面或许有部分家长不想付出,但是多数家长是有自己的难处的。
而家长对学校的不满,根源就在于定位不清,这里所说的定位既包括家长的职责定位,也包括学校的自我定位,就拿护学岗这件事来说,学校的本意是好的,但执行的过程中就出现了定位不清的问题。
上下学期间校门口的安全是学校的责任范围,要不然要保安又有何用呢?学校却将这份责任划分给了家长,这就是没找准自己的定位,总觉得自己是学校,说什么家长都应该听从,所以哪怕家长多有不满也能那么傲慢。
另外制度过于强硬,丝毫没有考虑到家长的现实难题,这也是学校定位不清的表现,家长和学校是合作共赢的关系,并没有等级之分,而学校却生出优越感来,自然就忽略了家长的想法,从而增加了矛盾冲突。
当然也不排除有些家长定位不清,觉得孩子上了学就可以当甩手掌柜的,将责任全都转嫁给了学校,一点也不想付出,有一点问题就找学校的麻烦,不过这类家长还是占少数的。
“家校合作”想要达到效果,就不能一言堂,相互理解才是重点
家长和学校合作是必然的,任何一方缺位,学生都很难成人成才,但是要想达到理想的“家校共育”的效果,双方合作的尺度一定要拿捏好,但凡出现偏差就会诱发矛盾。
尤其是学校要注意避免出现“一言堂”的情况,任何制度和活动都要采取自愿的原则,也要多听取家长的想法和建议,彼此建立良性沟通才能让合作更顺畅,否则就很容易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学校要懂得理解家长的苦楚,毕竟现在家长既要挣钱养家,又要养育子女,身心压力已经够大了,学校就尽量别给家长添负担,而家长也要多配合学校的工作,一起为学生的成长助力,只有双方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家校合作才能达到“共赢”的效果。
其实多数家长对于学校的各项安排都是服从状态,但是羊毛也不能可着一只羊薅,各自找准定位、履行好职责,然后加强沟通,这样才能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话题:你对这种“护学岗”设置有何看法?欢迎留言分享与讨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