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主题
查看: 44973|回复: 0

国漫新史诗,盛唐大气度,追光的路子走对了!

[复制链接]

16

主题

124

回帖

294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294
发表于 2023-7-14 07: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娱乐影视大赏#
走进影院之前,其实我也一直在为追光担心。
一部动画电影,接近3个小时,讲的都是观众已知的历史故事,耳熟能详的诗人和传说,儿时背诵至今的诗词名篇,这样的题材,还能玩出什么新花样?
我一个成年人尚难忍耐,何况身边一大堆中小学生,会不会几分钟后就吵闹离座?
直到片尾,我还未从绚丽飘逸的《将进酒》段落中回过神来,又立刻被高适的反转打动,然后才察觉全片结束,而我还意犹未尽,觉得一定还有很多故事等待被说出,被理解和感知。

《长安三万里》没有辜负追光动画的宣传语,这确实是一部充满史诗感的“新文化”首部电影;
同时它也没有辜负这个主题,诗书风流、大唐盛景,还有红尘世间的坎坷起伏,全然在168分钟内得到了细致描摹。
而一幅幅绚丽绝美的流动画卷,也将我们迅速代入了那片浪漫风雅的诗歌海洋之中。
01. 帐中轻叙旧,人生多悲喜

将高适确定为主线讲述者,是非常正确的选择。
因为李白实在是太过“仙气飘飘”了,他的人生更适合旁观,而不是去模仿与跟随。如果按照李白看待世界的角度,可能电影会时常显得跳脱与激烈。

高适便实诚得多,在唐代诗人群体中,无论是诗风还是人生,高适都来得朴实且沉厚。
史书上描述高适“早年家贫潦倒”,49岁才终于经人推荐进入仕途,接着开始为官生涯,时而主政基层,时而坚守边关。以此来表现出他的“底层逆袭”和“开阔胸襟”。
但真实人生远比概念标签更加跌宕起伏。

高适的祖上并非底层,他的爷爷高侃是唐太宗时期的名将,曾被封为平原郡开国公及左武卫大将军,当年也是无限风光。
只是家道中落,到了高适这一辈,就成了布衣贫民。
因此,高适其实一直默默承担着恢复祖上荣光的隐藏任务。
《长安三万里》用了“高家枪法”来代指这份家族荣光。
于是高适勤学苦练,将一套“高家枪法”耍得熟练流畅。终于瞅准机会,在玉真公主的宴席上尽情展示了一把。

我们提起唐代都说是“重武轻文”,这并没有错,但是主要适用于求取功名的体系中。
而且其中还存在门阀、世家、官爵继承等等因素。普通平民要想突破阶层,大概只有两条路,科举或者行卷(举荐),然后通过战功在武馆体系中跃升,或者通过诗文著作在文官体系中成长。
高适赶赴长安,科举应试落败。
他也在寻找机会获得高层的喜欢,或是达人的举荐。但是,对于朝堂之上的一位公主而言,一套枪法远远比不上一阙华美诗文或一段古琴乐曲来得动人。
高适的扬名计划失败了,就跟他赶赴长安却应试落第一样失败。
然后高适开始四处游荡,寻找机会。一边在宋城(河南商丘)种地糊口,一边出来跟李白王维一票人接触交游。
电影对这一段经历做了浪漫主义的发挥,把高适塑造成跟着李白孟浩然这些人厮混的小弟。
真实情况可能是高适并不太看得起李白这样的人,因为从名字就可以看出,他还是希望适应当时的主流评判,口边时常挂着的也是“雄韬伟略”“治国理政”,而对李白这种怼天怼地又醉生梦死的生活并不喜欢。
何况,他确实在才华上略逊于其他人,李白也不太瞧得起他。两人很可能更像是点头之交。
李白是那样才华横溢,可以心无挂碍,任性妄为,千金买醉,自由来去;王维是那样淡然澄明,心如止水,抚琴诵经,境界高远。
高适看了看镜子中的自己,这些神仙般的存在,他都模仿不来。

可是日子还得过下去啊,高适务实的精神体现出来了。他没有自暴自弃,继续安稳度日,节俭生活,有时间也会去找诗人们玩玩,进入名流圈子,希望被人赏识,得到“行卷”的机会。
而他永远是在歌楼外守船,在盛宴后收拾残局的那个人。
这么一副谨小慎微的模样,不就是此刻的你和我么?
所以,高适的平凡人生不仅更有普适性,他眼前的李白、王维、杜甫,以及盛唐风貌,或许也更贴近我们的视角。
影片中,他曾经在爷爷的坟墓,也就是乾陵的前面,向杜甫说起了爷爷生擒突厥可汗、平定高丽的光辉事迹,而自己40岁了,却还一事无成,无脸面对先辈。

其情其状,这个可怜的中年男人,是不是说出了你我装醉时才敢说出的真心话?
我们体味着高适的坎坷人生,49岁终于放下身段,从基层干起,然后亦步亦趋,在朝堂之上谨言慎行,一步步接近着他梦寐以求的功名。
之后安禄山叛变,高适跟随着哥舒翰前去平定,高家枪法终于有了用武之地,高适也凭借一身武功平步青云,终于得偿所愿。

而他羡慕的李白,早已靠着自己的超凡才华,步入了宫廷朝堂。当然一切如梦幻泡影,来得快也去得快,孤傲狂放成就了李白,凡尘俗世又将他拖回现实。
没有什么完美人生,李白的旷世奇才羡煞众人,也给了他逍遥神游和潇洒不羁的资格,但最终还是要面对入赘和贫苦的困局。而高适亦步亦趋,稳步前行,最高成就是追赠礼部尚书、渤海县侯,正三品的官位。成为了整个唐代少数几位收获高阶世俗功名的诗人。(在他之上的还有张九龄、白居易、元稹等)
在行军帐中,吐蕃部队步步逼近,苍老的高适却气定神闲,与持节监军从容谈起自己和李白的旧事。

是像李白那样少年意气,御剑飞行,“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还是像高适那样“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直到“一身既零丁,头鬓白纷纷”?
每个人有各自的选择和际遇,《长安三万里》将不同的走向呈现给我们,不评判,不引导,个中悲喜,自行体会吧。
02. 千金胡姬舞,百色绘盛景

《长安三万里》上映以来,一直伴随着争议,关于片长,关于剧情,关于史实和生平,都有褒贬不一的观点。
可是有一点几乎没有争议,那就是画面的绚丽精致。
毕竟,这是追光动画打磨近十年的作品,之前的“新传说”“新神话”系列也早已积淀下丰富的经验,面对着大唐诗情这项“流动的盛宴”,画师们开始尽情施展。
如果说,最精彩的盛唐实景来自于陈凯歌的《妖猫传》;那么《长安三万里》绝对是二次元世界中的完美大唐。


长安、江南、漠北、大海,祖国的大江南北尽收眼底,每一幅都美不胜收,可以直接拿来当屏保;
军帐中严谨对峙,草原上策马奔腾,歌楼中灯红酒绿,宴席上诗酒唱和,还有夜色中的灯火阑珊,河岸边的绿肥红瘦。每个场景都经过了用心考究,不仅赏心悦目,而且满屏充盈着传统中式的美学气质。



除了这些惊艳的场景,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玉真公主等女性,区别于诗人角色们的大致真实,好几位女性形象都采用了唐代仕女图中的雍容丰腴。

这样的夸张形象一方面自然是为了视觉冲击和戏谑效果,同时也是另一种契合史实,毕竟那就是在仕女图和唐三彩中熟悉的女子形态,而且也满足了我们对“富态为美”的想象。

当然,创作团队在李白、高适等角色的形象设计上更为考究。
《长安三万里》中,李白一共拥有15个造型,青年时的他一副游侠装扮,“春风得意马蹄疾”,设计师不惜以华贵的“纹样花袍”与“乌皮六合靴”去装点它。之后则越发素净简洁,朝着寻仙问道的方向发展。

而高适则拥有了22套服装及相应的坐骑,从书生、礼服到官服和盔甲。盔甲取材自唐代的“明光铠”,胸前两面铜镜严整对称,气宇轩昂。不同的服装为不同年龄和身份的高适赋予了多样的气质,也给观众带来了流畅自然的情绪流转与视觉感受。

最为缤纷华彩的段落,自然是在游船和歌楼中的放歌畅饮,正如那句“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王维抚琴,乐音悠扬随君舞;胡姬妖娆,旋转跳跃不停歇;李白更是领着众人饮酒赋诗,好不快哉。
灯暗酒冷,歌楼也该打烊了。李白哪里肯消停,继续带着众人,带着高适与歌女乘舟夜游。大唐盛世,歌舞升平,如此场景也是最好的描摹了。

而越是将盛景描摹得清晰,随之而来的叛乱和衰落才更为真切。
更多的细节藏于片中,无论是专业指导的叉手礼,还是临摹壁画中的饱满色泽与流畅线条,处处都透出大唐的潇洒自信与恢弘气度。
也只有如此自信从容的时代氛围,才有可能孕育出唐代热烈奔涌的诗情文风。
03. 抚剑一扬眉,诗书皆风流

片中的诗人吟出前两句,孩子们便接上后面几句。老父亲老母亲们笑而不语,心想这几张电影票算是值了。
可是,孩子们哪,就算我们把《唐诗三百首》倒背如流,我们也再回不去那样的闲逸洒脱了。
首先一个李白,便是再无法效仿的了。
他的自在放狂,他的神游天际,都是在大唐宽容恬然的气度中凸显,“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这位陇西人士,李广传人,先是在四川闲居几年,随后云游四方。
他也并非毫无追求,也想通过诗文获取名利,所以各种赴宴交游和诗文表演。
可是,天下的捷径,岂是为寒门所开?
李白投靠无门,依然保持着乐观热情。
他本是商人之子,更没有身份约束,于是逍遥张狂,反而赢回一片名声。
这造就了李白独特的个性,忠于自我,追寻理想,拒绝委屈自己,还极其厌烦被他人干扰。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电影中,他持剑云游,纵情诗赋。才华超凡脱俗,却又不谙世事到天真幼稚。
对朋友,他真诚热情,随缘来去。引导着高适吟诵出内心的锦绣;
对财富,他挥金如土,放荡不羁,“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对诗文,他心怀梦想,书写本心,直接将自家大名写进诗中,“李白乘舟将欲行”,同时永远境界高远,不落俗套;

对权位,他心有所往,却又做不到隐忍克制。在朝堂之上,让高力士为他脱靴,贵妃为他斟酒,杨国忠为他磨墨。醉酒赋诗,全然将权势不放在眼里;
在黄鹤楼,他原本心高气傲,一定要去诗墙题诗,却被崔颢的《黄鹤楼》折服,当下放话,要做出一首超越所有诗人的诗作;多年后再回来,终于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扳回一城。

到了中年,又选错队伍,经历了好些年的贫苦潦倒。当直面现实的痛苦困顿,杜甫可以“三吏”“三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而李白依然选择了乐观,仰望天际,心向光明,还因此生发出超脱凡尘的逍遥淡然。
谁叫他是李白呢?

《长安三万里》用了最绚丽壮阔的音画渲染,完成了《将进酒》的华彩段落。
伴随着酒后的随性吟诵,李白驾鹤乘风,扶摇直上,暗寂海面之上极光旖旎,璀璨银河仿若唐代群星,李白永远是最为耀眼翩然的那一位。

高适告诉李白,你是谪仙人,本要回天上;我是平凡人,还要在世间盘桓。
而当下这个信息翻涌的快餐年代,我们大多数人可不都只能模仿高适么?
模仿高适也成,起码能安稳度日,晚年入仕,终于得以驰骋疆场,为国效力。
或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或杜甫,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或孟浩然,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他们都独具个性,遵从本心,没有人生的标准答案,只有按照自己的意愿过好人生。
这也许是《长安三万里》给以我们的重要启示。
所以,如果真的想让孩子感受盛唐气度,不是在这狭窄的影厅,而是应该去广阔自然与大千世界,去理解,去感知,去舒展自己的灵魂,让每一种个性都得到最优的发挥。
而不是为了多背两首诗,千军万马冲向考公考研的独木桥。
《长安三万里》蕴含的浪漫诗意与辽阔情怀,值得我们一刷再刷,与孩子们研读和体会其中的每一段,有关人生,有关个性,有关历史,也有关诗情。
追光动画呈现“东方美学”的路子走对了,他们的“新文化”系列,很可能成为中国电影的一组经典,我们拭目以待。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

电话

喵酱客服:13124888978

下单

微信小程序

抖音小程序

关注

抖音号1

抖音号2

APP

顶部

精拍沪牌
公司沪牌
车务代办
拍牌知识
喵酱同城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