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乌军展开的全线大反攻仍在持续,但苦于装备不足、尤其是技术类重装备的极度有限,乌克兰军队似乎不得不到了“手边有啥就用啥,有得用总比没有强”的窘境之中。如此一来,各类本不该出现的损失自然也就纷至沓来了。
乌军抱怨AMX-10RC的防护性太差
战斗在顿巴斯一线的乌军士兵在社交媒体上抱怨称,法国对乌援助的AMX-10RC轮式突击车“不堪一击”,尽管该车拥有可与主战坦克抗衡的105毫米口径主炮,但其防护力实在太差。面对俄军炮兵大量使用的152毫米口径榴弹,即便其并未直接命中AMX-10RC,但炮弹近距离爆炸所产生的高速破片也能穿透这款轮式突击车的装甲,之前就有一辆AMX-10RC被一枚击穿车体的破片杀死了4名车内乘员……
AMX-10RC轮式突击车
当然平心而论,对于这款法国研制的轮式突击车来说,乌军的抱怨也并非完全客观公正。原因很简单,安装有大口径主炮的轮式突击车固然火力不俗,但其本质上仍是一种轮式底盘的轻装甲战车。受轮式底盘承载能力的限制,此类装甲车在防护性上天然逊于承载力更强的履带式底盘装甲车。
俄军的反坦克导弹发射车
正因如此,轮式突击车绝不能和坦克划等号,前者更适于发挥轮式战车优良的战术机动性,打击那些反装甲火力不强的敌人,抑或是攻击敌方相对薄弱的侧翼,而不是去正面硬刚敌方的重火力部队。况且,就连先进的德国“豹-2”系列坦克都被反装甲手段丰富的俄军连续击毁,更遑论防护性远在坦克之下的AMX-10RC呢,非要把轮式突击车当成坦克去用,自然会有这种下场。
部分俄军“营战术群”以轮式战车为主
而在俄军这里,也曾出现过类似的一幕。俄乌冲突初期,部分以BTR-80轮式装甲车为主力武器的俄军“营战术群”和海军步兵旅,曾鲁莽地正面迎战以T-64和T-72坦克为主的乌军重装甲部队,导致自身损失惨重。这同样是以轻装甲部队对抗重装甲部队所造成的的恶果,教训不可谓不深刻。
装备各类“大八轮”的中型合成旅
说到这,或许就该提及解放军陆军合成旅了。我们知道,如今的解放军陆军以旅级部队为中坚,组建了大量合成旅,其主要分为三类,即重型合成旅、中型合成旅和轻型合成旅。重型合成旅多以主战坦克和各类履带式装甲车为主力装备;中型合成旅多以被俗称为“大八轮”的国产8x8轮式装甲车为主力装备,如轮式突击炮、轮式步兵战车和轮式装甲运兵车等;至于轻型合成旅,则多以“猛士”系列高机动车为主力装备。
解放军中型合成旅
如果放到俄乌战场上来看,无论是以BTR-80为主的一些俄军“营战术群”,还是使用AMX-10RC的乌军部队,其主战装备的性能水平与配置基本都相对接近于解放军的中型合成旅。而俄乌两军犯下的共同错误,就是让此类部队去做“超出自身能力上限”的事情,即面对敌方重火力或重装甲部队,必然会吃到苦头。
解放军中型合成旅
所以说,俄军和乌军的经历与教训告诉我们,为应对不同威胁烈度而打造的部队,不应被盲目用于不适合自己的战场环境之中,更不应轻易赋予它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那样只会徒增损失。宝贵的解放军陆军合成旅,不应被这样错误运用。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